时间:2024/9/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报记者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王凡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德州市常住人口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共增加人。其中,庆云县10年共增加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7.95%,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人口的流入,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作为山东省土地面积最小的县,庆云保持人口净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健康的居住环境、良好的人才政策、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些都是庆云最具魅力的地方,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居住者、创业者纷至沓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如是说。

  庆云县举全县之力打造健康家园,让水清、天蓝、地绿、宜养成为庆云新常态。历时4年,投资9亿元,高标准建成覆盖30平方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投资1亿元建成紫金湖公园、小西湖湿地等6大工程,在全省县级率先实现全城全域雨污分流。医院医院,医院与台湾慈济医疗医院。庆云县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水平,中高考成绩连年位列全市前列,建成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全链条”教育体系,环渤海教育名城享誉周边省市,吸引大批外地家长来庆云居住。据统计,年外地驻庆者安家的占30%。

  好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好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对此,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北京萝卜特甜编程学校CEO、庆云县未来学校创始人纪晨晓对此深有感触。纪晨晓是土生土长的庆云人,年,他怀着对家乡教育的感恩之情,放弃了百万元年薪,返回家乡建设德州市首家未来学校,投身于中小学生未来教育事业。“我选择回到庆云,不仅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里具备创新创业的土壤,县里在创业扶持、人才环境等方面比大城市还要周到细致。”纪晨晓说。

  近年来,庆云县实施“人才兴庆”行动,及时兑现落实人才政策,新设立的省市级平台、对评选的庆云英才、到企业就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表彰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余万元,极大提升了企业和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台人才支撑十大工程工作方案,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最高给予万元科研资助,对在庆云全职创新或创业的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庆云购买首套商品房的,最高给予全额购房补贴。建成覆盖县、乡、村、企四级的人才公寓5万余平方米,入住人才余名。

  企业是吸引外来人口集聚的平台,而一流的营商环境正是吸引企业投资落户的要素条件。年,北京诠道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建华将企业整体搬迁至庆云,并携家人在庆云买房居住。“我们公司是国家计划绝热材料领域核心骨干企业,在庆云投资建厂,是我们深思熟虑、多处比较的结果。”张建华说。

  当前的庆云,用一流的营商环境拥抱结识的新朋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实行重点项目帮办代办,认真落实“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好”,让企业群众“少跑腿、零跑腿”,为项目、人才落地护航提速。

  “城市是肌体,人口就是细胞。庆云常住人口的不断增长彰显了城市发展的活力。在未来发展中,庆云县将持续在城市建设、配套服务、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打造成为更具虹吸效应的区域中心城市。”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吕德山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tc/147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