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红色文化在这里孕育。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普及“老渤海”历史知识,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武大风同志,原名武同心,字班昌。庆云县东安务村人,年出生于一个下中农家庭,与双亲兄嫂勤俭度日。年经刘格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他与武风亭、刘长春、孙金峰等人组织领导了庆云县著名的马颊河罢工运动,带领群众沿乡游行示威,与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武大风同志毅然投入抗日战争。初任庆云县宣传部长,年,到三区(尚堂)去开辟新区工作,任区长。年庆云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大风同志是第一任县长。

那时,蒋日伪合流,日寇占领了县城,各大镇设据点,到处岗楼林立,封锁沟交错纵横,又遇罕见灾荒,给党的活动带来很多困难。为了与敌人周旋,有时一天挪移几个村,跑上百里路。每在危急关头,他总是奋不顾身,先照顾别人。在南杜战斗中,三夜未合眼,与百姓一块背伤员,抬担架,冒着敌人炮火,救回九名伤员。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大风同志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

年初秋,大风同志调任阳信县县长,由于前任县长齐坚三被捕叛变,环境十分恶劣。大风同志不避艰险,深入群众重新组织抗日力量,经过一段工作后,阳信的斗争形势有了转机。

年2月3日凌晨,大雪刚停,浓雾笼罩着天空,正是黎明前黑暗时刻,日寇集中上万名兵力,配有骑兵和装甲部队,向铁家营一带实行铁壁合围。天刚拂晓,敌人已将铁家营大洼严严地包围了起来。当时由于大雾弥漫,能见度甚低,我总兵力还不足五百人,同扶老携幼的群众混在一起,四面奔突。但四面八方都有敌人,多次突围都没有成功,只能在附近几个小村中和敌人周旋。上午十点多钟,日出雾散,我军及逃难群众全部暴露目标,敌人不断用枪炮向包围圈内扫射、轰击,我军民不断出现伤亡。武大风同志先是带着县政府机关和县大队,同李永安副司令员及五小队在一起,不久被敌人的骑兵冲散分割开来。武大风同志带着几十名战士还有许多逃难的群众,被敌压在大洼的一条道沟里。包围圈的直径不过半里路,敌人每隔十米就围上一层,共围七层,我军战士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寇浴血苦战,给敌以重大杀伤。许多同志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弯了,从敌尸上拿起武器再打,有的同志持最后一颗手榴弹滚进敌群,把导火线拉响,与敌人同归于尽,我阵地面前,横七竖八的铺满了敌人的尸体,我们的战士也不断伤亡。下午三时许,武大风同志的肩膀负了伤,这时,日寇停止了炮火攻击,端着刺刀扑上来。大风同志叫乡亲们躺在道沟里装死,他则带领剩下的16名战士,跑到道沟的另一头,把敌人吸引过去,与敌人进行最后的殊死一搏。战斗中大风同志身中数弹,站不起来,眼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壮烈牺牲,身受重伤的大风同志趴在道沟里,将手枪压在自己的胸下,用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自己胸膛,年仅28岁的大风同志,即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武大风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但他的赤胆忠心将永昭后人,他的英名业绩将永垂青史!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s/133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