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年-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历经四帝,五起五落,可谓历尽坎坷,但他坚贞不屈,始终矢志不渝。陆游的整个生命里都饱含着爱国情绪,他的近万首诗词作品都洋溢着爱国情感,一生忧国忧民,是一位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宋宁宗嘉泰2年(年),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宋孝宗、宋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书成之后,陆游年事已高,返回山阴老家蛰居养老。后因朝廷求和派政变导致北伐失败,嘉定2年(年),悲愤成疾的陆游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国家民族,留下绝笔《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 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 酌之万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 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 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却驾白风骖斑虯,下与麻姑戏玄洲。 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九州之外有大九州,世界之大不知凡几,这话如果不假,如此大的世界,也仅仅能容下我的忧愁。开篇先说愁思无限,忧国土沦丧,忧朝廷偏安,忧百姓疾苦,忧自己生计无着……种种忧愁充塞于天地之间。与之相比,李清照词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愁已不算什么了。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万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酒能消愁,此时忧愁繁多,酒怎么能少得了。充塞天地的愁思,自然要倾尽银河之水来酿酒,如此才能消愁;于是酌酒的器皿,宴请的规模,自然都非寻常人间所有了,“五城十二楼”这样的神仙居所才合适。《史记·孝武本纪》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李白也曾以“五城十二楼”写过仙境,以仙居来衬托宴会规模之大。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采用天如罗幕,月如玉钩,彩云如锦缎等等比喻,渲染宴会之盛大绚烂,避实就虚,留足了想象空间。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盛宴已经摆好,身着彩衣,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但此时宾客未至,总不能一人独酌吧,于是拱手邀请“北辰”来跟自己相互敬酒。此句与“举杯邀明月”和“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意境颇为相似,气势豪迈,引起下句,开怀畅饮,一醉千年。想象绮丽,逸兴遄飞,扣住了诗题“饮酒大醉”。 “却驾白凤骖班虬,下与麻姑戏玄洲。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酒后驾着鸾凤虬龙牵引的车游于天界,又下至玄洲仙境与麻姑仙子戏嬉。神游仙界之时,还对锦江楼上吹笛饮酒的情景,有些留恋。所以,再从剑南经过的时候,应该在此稍作停留。 此诗写于陆游在成都任职时,因所谓的“不拘礼法,恃酒颓放”被罢免,内心有无限愁思。此诗以愁开始,以留恋蜀地结尾,中间写无拘无束、醉游仙境。以饮酒大醉来衬托内心的愁苦,以及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 陆游去世已经69年后,蒙元攻灭南宋,南宋遗民林景熙哀叹:“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国破家亡的悲怆令人黯然垂泪。 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夙愿未酬。陆游的遗愿没能实现,但他的绝笔诗却是他爱国之情的最深体现,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诗,饱含着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饱含着鼓舞人、感动人的力量。梁启超赞之曰:“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以梅花自喻,托物言志,算是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岁一生坎坷,但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始终对国家民族赤胆忠心。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s/133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