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漳卫运河两岸县市的不同命运,大概可以归纳为一句话:跟着河北的喝西北风,跟着山东的吃香喝辣。

这句话虽然略有夸张,但并不过分。细数一下漳卫运河沿岸的县市,从南往北,山东这边是依次是冠县、临清、夏津、武城、宁津、乐陵、庆云、无棣,共有8个县市。河北这边是依次是馆陶、临西、清河、故城、景县、吴桥、东光、南皮、盐山、海兴,共有10县。

从GDP总量上看,河北这边的10个县中,有3个县国民生产总值尚未过百亿,分别是海兴县55亿,临西县88亿,吴桥县90亿,其他7个县,除了东光和景县,也基本没有超过亿的。而运河另一侧的山东县市,除庆云(亿)外,其余全部超过亿。其中乐陵、宁津、无棣三县都已超过亿,无棣县甚至曾达到过亿。预计年至年,乐陵和宁津也将会突破亿。其实,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河北县城与山东省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早在年,为了更好地治理运河(也由于平原省撤销),山东与河北进行过一次换县。山东分别将吴桥、东光、南皮、盐山、庆云、宁津划给了河北,河北则用馆陶、临清、夏津、恩县、武城换了山东6县。

年,两省沿河划界,原本已经归山东的馆陶县和临清县河西部分又回到了河北,而已归属河北的庆云县(庆云老城留在了河北)和宁津县(宁津河西被划入吴桥县和东光县)也划回了山东。

河北与山东县市这么互相一置换,其中一些县就被分割成了两块。比如馆陶县,年,馆陶县由今天的山东冠县北馆陶镇(馆陶老城)迁到了今天的馆陶。隔着一条运河,两边都是馆陶县。

但到了年,馆陶县就被一分为二,河西是馆陶,河东是冠县。跟馆陶和冠县的情况差不多,临西县与临清市,故城县与夏津县,吴桥县与宁津县,故城县与武城县,庆云县与盐山县等等。这些县的区划基本上是自年后才逐渐确定下来。

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县市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说,运河两侧河北与山东的县市本来就是一家人。可一家人现如今却是两种待遇,在河北的受冷落,喝西北风,在山东的跟着吃香喝辣。当然,山东这边处在鲁西北区域,也不尽然都是吃香喝辣,只能说相对而言。总之,沿着一条运河就将本来联系十分紧密的县市分隔两地,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p/142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