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个强力“引擎”。近年来,庆云县坚持党委书记带头抓“第一资源”,把产才融合相关工作作为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重要选题,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主动链接大院大所科创资源,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推进人才引育创新,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一、做优把舵定向,完善产才战略部署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特色产业吸引集聚人才的作用,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庆云县把握重大战略,积极打好“双招双引”主动仗,因势而谋,谋定后动。一是强化党管人才。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调整充实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6名县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扩充至22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落实“一把手”抓“战略资源”职责,对重要人才工作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二是强化谋篇布局。聚焦“3+3”现代产业体系,高标准建设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中庆机床附件产业园、中庆智慧体育产业园、京津冀产业园等4大特色园区,从产业前后两端发力,建立山东科技大学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与长沙理工大学(庆云)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院,去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3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晟运恒电气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锂钠电新能源产业获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年确定为“”改革创新突破年,重点实施双招双引、工业强县、经济开发区“一号阵地”等“十大攻坚突破行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项目化思维,结合庆云县产业优势,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聚力招引优质项目、高层次人才,去年以来新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49亿元,个挂图作战项目加快建设,与长沙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7所高校建立密切联系。

二、做优平台载体,引领赋能产业发展

平台载体是引才聚智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庆云县充分发挥科创平台、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招才引智效能,全力做优平台载体建设。一是做优人才集聚平台。依托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庆云县驻京人才联络处”,与京津冀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实现人才共享、资源互通、产业互惠等“零距离”协作,并先后赴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大院大所开展实地对接。在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山东人才大厦(济南)挂牌“人才飞地”和“人才联络站”,与济南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近年来,全县自主培养和申报入选的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51人、市级人才人,共引进高端专家名、大学生余名、硕博士名,全县人才总量达2.4万余人,比“十二五”末增加了近33%。二是做优人才发展平台。实施平台载体倍增计划,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培育库,开展差异化政策精准匹配,引导各类资源向科技型企业聚集,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今年以来,累计批准建设省级平台19家,市级平台14家,到目前,共建设省市级平台家,其中国家级平台38家。通过创业齐鲁、中国·德州双创大赛等渠道,先后13个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其中,智能振动技术与装备、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数字孪生技术为引领的产业赋能服务平台等6个项目已落地庆云,贾传坤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年产吨废旧沥青基锂钠电池负极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三是做优人才培育平台。打造庆云经济开发区人才企业赋能服务中心,组织宇拓新能源、诺森塑胶、诠道科技等15家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与济南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后计划,组织绿能环宇与青岛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能源电池创新应用中心,组织山东绿友食品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共建天然营养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全营养功能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带领我县30余家主导产业企业先后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7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先后引进科研成果20余项,帮助企业完成30余项技术创新课题,培育高技能人才人。

三、做优服务保障,打造更优人才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庆云县多措并举,以全方位服务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生态。一是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庆云县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来庆就业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庆云县“桑梓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累计落实奖补资金.9万元。去年以来,综合升级现有人才政策,制定出台《庆云县吸引集聚优秀人才三十条措施》,并牵头制定相关配套细则19个,汇总审核相关单位年度需兑现人才扶持政策资金.3万元,从政策激励、平台搭建、优化服务、优先保障等方面着手,为来庆人才提供充实的政策保障。二是搭建人才活动平台。组织开展“政企周末下午茶”23场、人才政策进企业43家,联合人社、团县委等部门组织开展青年人才联谊会6场,“庆云学子家乡行”“高校学子庆云行”等系列活动13场,走访参观我县重点企业67家。组织开展“青年夜校”为青年人才“充电赋能”,累计开设8门课程,共开课35期。同时,开展“以才引才”工程,搭建庆云籍在外人才家乡联络平台,组织开展“回家乡看发展”交流观摩活动5场,在外优秀人才情系家乡座谈会、恳谈会等19场次。三是做优人才服务保障。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卫健、教体等部门,全方位做好在庆人才就医、教育、户籍、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保障服务,同时,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合伙人”计划,为人才提供“吃住行游娱购医学养”等领域专属福利,目前共20余家单位(企业)入选,建立2处合伙人服务基地。做好人才事迹宣传推介,开设“庆兴有你”人才专栏,在庆云党建、庆云人才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jd/14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