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2岁时,一场高烧永远夺去了他的听力,从此陷入一个无助的无声世界;接触陶艺成才后,他在简易铁皮屋里忘我创作;得知他的艰难处境后,山东海瓷集团向他伸出援手,为他提供安心创作的平台。赵立忠,一位自强不息的残疾青年,用天分和努力描绘着自己的多彩人生。

年,赵立忠出生在德州市庆云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岁时一场突发的高烧夺去了他的听力,本该咿呀学语的他从此失去言语能力。爷爷奶奶惋惜地说:“这么好个孩子,怎么就废了!”

8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了邻近的滨州市无棣县聋童学校,自此赵立忠像是一块海绵被放进了知识的海洋。学习期间,赵立忠接触到了陶艺,很快展示出了泥塑方面的天分。

年,赵立忠北上首都,接触了油画艺术。经历两年时间的认真研学后,身怀陶瓷、油画两门技艺的他,南下上海进入上海陶缘陶艺工作室担任创作员,正式开启了陶艺创作之旅,并拥有了自己的艺名——“无声赵”。

年底,赵立忠受公司委派赴新加坡参加展销会,其作品受到海外客商的一致称赞,一位资深专家评论说:作品夸张、童稚、古朴、个性显明、有才气、有“海派风格”。在此次展销会上,赵立忠的作品《凯旋》获得了优秀奖,被当地杂志《洋溢华夏情》选登。就此,“无声赵”在海外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赵立忠会在上海继续发展、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坚定地辞职了。他婉拒了公司的再三挽留,回乡创业。因为,在他的心中,酷爱着家乡,酷爱着家乡的人,家乡是他艺术生涯的根,家乡的人情风物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

创业资金拮据的赵立忠,在父亲的帮助下,找邻居借了一处空院,自己动手,忙前忙后,建窑,拉陶土……年,随着春风的来临,赵立忠拆了一个空纸箱,在纸板上写下了“悟音堂”三个大字,往门上一挂,简易的陶艺工作室就算开业了。

三间瓦房的农家院,一间搭了创作台,一间存放未烧制的陶塑,一间是成品储藏间。白天赵立忠骑上自行车,穿行在村街、田间、地头采风,一有灵感,常常会彻夜不眠,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直到把作品做完,把灵感完美呈现出来……

沉浸在乡土风情里,专注在艺术天地里,整整六年时间。赵立忠收获了余件满意作品,也迎来了一系列的荣誉。凭借着自己的感悟,自己的风格,他相继加入了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省工艺美术协会,省陶瓷协会,被评为了滨州工艺美术大师、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自主创业标兵。

年,赵立忠携作品赴天津拜见了国内著名泥塑大师于庆成,受到于大师的赞赏和充分肯定,并被于大师收为徒弟。年7月在中国第六届“大地奖”陶瓷艺术作品评选中,其作品《大将军》荣获金奖;年,作品《观棋不语》在第九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年,作品《骑木马》荣获山东省第二届残疾人工艺美术评比大赛金奖;年1月,作品《观棋不语》荣获德州市第二届长河文艺奖三等奖。

上学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去贝壳堤岛游览,赵立忠站在一望无际的贝壳滩上,看到一个个贝壳小的像珍珠,大的如巴掌,如碗口,个个晶莹剔透,光洁可爱,酷爱陶艺的他当时就想,如果能把这些贝壳烧制成陶瓷,一定很美。

年,赵立忠终于忍不住对贝瓷的好奇,放下手头上的创作,骑车走进了无棣县专门利用贝壳烧制各种细瓷的中国海瓷艺术公司。当看到洁白如雪的海瓷粉料,繁杂高超的制瓷工艺,一件件色如玉、薄如纸、声如罄的海瓷产品时,他陶醉了。心想,如果能把海瓷和陶艺更好融汇在一起,必然是艺术上的一项创新。

几天后,赵立忠把一件名为《老字号》的作品带到了海瓷公司,参加“中国海瓷艺术”承办的第四十二届山东陶瓷艺术展,一举获得了金奖。

本地出了一个金奖获得者,这引起了海瓷艺术公司创始人郭春森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jd/133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