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距今已经有大几十年的历史了,在第四版人民币上,出现了一位侗族女孩。

当时,她身上穿着独特的侗族服饰,看起来非常美丽大方。

很多人都好奇,一位能够出现在人民币上的人,后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其实,这位侗族女孩并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这一切,源于一次美丽的意外。

那么,33年前这位“美丽的意外”的侗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那位第四版新钞上的女孩

如今,33年过去了。

当初钱币上的女孩,名为石奶引,如今,也成为石奶奶了。

她出生于庆云镇寨锦村七组,以前的名字叫做石婢学。

在她刚刚出生的时候,家里也并不算富裕,一共有六个兄妹,包括三个男孩和三个女孩,对于那时候的农村地区来说,多一个人,就相当于多了一双吃饭的嘴。

家庭的贫穷也让女孩子们没有办法努力工作,她们必须也要去充当劳动力,这或许也是农村重男轻女的一个根本原因。

仅仅在4岁的时候,她便学会了放牛放羊,到了7岁时,她已经得给家里人做饭了。

13岁时,女孩子的样貌通常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在这段时间,石奶引则需要跟随大人们下地去做农活。

那会,她的长相就已经格外引人注目了。

她有着挺拔的鼻子和美丽的大眼睛,外加上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看起来非常楚楚动人,那个时候,就有村民说石奶引是村中的“村花”。

农村中物色媳妇,会不会干活通常是一项硬指标,这方面石奶引也非常合格,因为她很早就懂事了,十几岁的年龄就学会织衣染布,有了这些技能,也就有了不少追求者。

不过,石奶引并没有像村中其他女孩那样很早结婚。

有媒体流传过这样一段故事:石奶引到了22岁,通过媒妁之言,被介绍给了佰你村的村民石学文,侗族村落的相亲也很有意思,是让这对男女坐着面对面坐唱,来找找感觉。

几曲下来,双方也渐渐生了情愫,经过了一年的爱情短跑,两人结为夫妻。

夫妻二人也没有外出的打算,一辈子男耕女织,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十分惬意。

然而,通过对于石奶引的采访,现实并非如此。

那种诗情画意般的想象,也仅仅局限于想象而已,现实生活少有那种别样的浪漫,根据她本人的回忆,自己是被逼着嫁给石学文的,因为当时追求石奶引的人不少,她本人也有了意中人,可是“父母之约”早已把她限制死了,所以她也没有办法做出改变。

让她无法接受的是,石学文的家中兄弟姊妹更多,一家有七口人,同样蜗居在一处小房子中,家庭的条件并不算好。

不过,一些媒体没有说错的是,在两人正式结婚后,也算是日久生情,不久后便诞下了一对儿女,还盖出了一栋全新的木房。

平日里,这一户新家也同样靠种地为生养活子女,如果日子这么平淡下去,估计出了村子,也不会有人再知道她的名字。

后来,儿子儿媳妇外出打工,而石奶引和丈夫则一直留守在村落之中。

其实,全国人民都见过石奶引的长相,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那个女人名为石奶引。

那件事,发生在年,那一年,石奶引仅仅只有16岁。

当时,她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穿着侗族的传统服装去江县洛香镇赶集,她很高兴,这也是村子里的男孩女孩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她的目光也被一处刺绣摊位吸引,石奶引看到以后,准备也买一些做刺绣的针线,就在询问价格的时候,身后突然有人拍了一下她。

转过头来,罗奶引发现对面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男子也面带笑容。

对方也主动开了口,希望她能够走过来一些,罗奶引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于是便听了男子的话。

原来,对方希望罗奶引站着不动,自己掏出笔和画夹开始作画,算是一幅素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男子端着画看了很久,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回到家中,罗奶引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回归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而石奶引当初遇见的画师,名为侯一民。

侯一民是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当初他为了设计好新版人民币,体现少数民族的风情,专门在广大西南地区考察了三年多的时间,足迹踏遍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广大少数民族聚集区。

在回到北京以后,他便马上将自己准备好的资料拿出来搞设计,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最初的人民币设计,而一元纸币上所使用的素材便是侗族和瑶族。

在上面,石奶引的那副画像便出现在人民币上。

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奶引也不知道1元人民币上的原型是自己,即使不少人都说她和那个人物长得像,不过对于一位农村妇女来说,怎么敢相信自己的画像能出现在人民币上。

根据庆云镇的宣传干部说,在年的时候,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便发现1元人民币上女子的特点,特别是那种发型和耳环,只有庆云地区的侗族人才会有。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将是一件会被载入历史的大事件了,也是侗族的骄傲。

所以,政府也尝试过寻找人民币上的人物,可最终也石沉大海了。

直到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向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说,1元人民币上的人物画像正是村民石奶引,工作人员们立即联系了石奶引老人身边的朋友们,这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经过这件事后,石奶引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仅仅只是出名了而已。

她自己都说:“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还是要继续,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后来,这件事也经过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不过很多人对于这样的事情并不清楚,他们觉得名气和金钱是能直接挂钩的,石奶引能出现在人民币上,自然身价不菲。

所以,有不少人写信给石奶引,希望能得到她的资助。

可现实情况下,石奶引也是当地的贫困户,她自己过得都比较艰难,自然也没有办法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可石奶引即使没有能力,她还是将这些信件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还会让自己的孩子们念给自己听,她对孩子们说:“以后要是有了能力,还是要去帮助他们。”

石奶引的生活虽然不富裕,可她的精神世界里却充满着能量,她大半辈子也是这么过来的,她觉得,即使再难,也不能凭借着自己的名气向政府要补贴,挣多少,就该花多少。

即使到了现在,年轻时的美丽,也是石奶引身上绕不开的话题。

当她的儿子石连锋将印有母亲头像的一元纸币递给母亲看,她还认真地端详了一番,开心地说:“还是年轻的时候好看。”

石连锋非常喜欢收藏各个版本的纸币,他的钱包里还有一角、两角、一元的纸币,其实他最初也不知道,自己收藏的钱币中竟然还有母亲的画像。

为了探寻石奶引在出名后生活到底有没有变化,也有记者驱车前往村落中,观察老人的一天。

刚刚到了早上六点,老人便起床了。

她起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院中喂养鸡鸭,随后,她拿出了长长的鞭子,牵着3头黄牛出了家门,在外面的小路上,青草的长势也很好,黄牛啃了一路。

记者前去的那天,正好也有研究文化的工作人员们来到了院子中,他们也想要探寻石奶引老人的故事。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批前来的人了。

几十年过去了,石奶引的样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画像中那个身着侗族传统服饰,圆圆的大眼睛及满头乌黑长发的模样已经不存在了。

而如今,石奶引的手上早已出现了很深的皱纹,还长满了老茧,她穿着一双胶鞋,脸上也浮现出满满的皱纹。

这些来她家找她聊天的人,并没有对她的家庭带来什么帮助,不过石奶引也不在意这些,自己操劳了半辈子,也从来没有想过不劳而获。

她还会拿出极大的热情,杀鸡宰鸭来招待这些客人。

那一天,石奶引刚刚回到家中就去了厨房,拿出了一个巨大的西瓜,用刀切成小瓣放在盆中端了出来,开心地说:“来,这是刚刚从地里面摘出来的大西瓜,还是新鲜的呢。”

不一会的工夫,天空下起了小雨,石奶引却不能第一时间回屋内避雨,因为还有鸡鸭需要处理,它们可不能被雨给淋生病了。

当初16岁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几个孙子的奶奶了。

在她外出忙碌的时候,孙子们总会乖乖坐在家中看电视,石奶引的儿子不一会也闻讯赶来,杀了一只鸭子炖在锅里。

侗族也是一个擅长歌唱的民族,在酒足饭饱后,男人们会拿出琵琶弹奏起来,而女人们则会跟着琴声歌唱。

现场也有不少人提出让石奶奶高歌一曲,不过年龄已经大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嘴里说着侗语,儿媳妇听后,连连向客人们解释:“婆婆年纪大了,唱不上去了。”

对于那些到访的人,石奶奶也无所谓地表示:“几乎来的人都会问一样的问题,自己也早都习惯了。”

到了夜晚九点,到访的人群们也逐渐散去了,石家也很快熄灯睡觉,夜里的村落,仅仅只能听见动物的声音。

而石奶引几乎每天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自己的一天,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她的生活非常平淡,可儿孙满堂,也是一种幸福。

参考

[1]红星.“一元人民币姑娘”:没钱但要努力幸福[J].恋爱婚姻家庭(月末),(08):30-31.

[2].人民币上的人像由来[J].人民周刊,(03):70.

[3]罗茜.一不留神成“名人”[J].高中生,(11):22.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jd/132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