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一方木板,一支铁笔,笔落青烟腾起,精美画作的轮廓显现出来,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名曰“烙画”。 庆云东辛店镇北赵村69岁老人李文刚对烙画技艺十分钟爱,37年间,无论是在工厂上班、田间耕地,他始终没有放下“铁笔”,总能忙中偷闲画上几幅,以火为墨,烙铁为笔,无论是大气磅礴的写意山水,还是百花盛开的美艳绝伦,在他手下别具古感美。 烙画在古代还有个更加形象的古称——“火针刺绣”,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制铁笔的温度,不加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在竹木、丝绸、绢布等材料上进行烘烫作画,在纸张未被普及时,是一种常用的绘画技巧。 但在传承过程中,烙画技术继承者少之又少。李文刚最初接触烙画是出于工作需要,当时,他在乐陵一家家具厂做美工师傅,主要负责在家具上绘画,为了打开新销路,厂长弄来了几张烙画,让李文刚研究这种“具有古感美、历久弥新”的画如何烙在木板上。 没有师傅领进门,能与烙画结缘,全靠李文刚日夜软磨硬泡。他拿着几个木板日夜研究,其他同事下班了,他又回到工厂,从最基础的打稿,到将国画中的勾、勒、点、染、白描等手法,初期常常被烫伤,就这样日夜研究了一个多月,终于将烙画的火候、力度、速度、角度研究明白。 “烙画时要把握火候、力度,根据不同的构图掌握烙铁的速度、控制烙铁的温度、把握烙铁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步骤进行创作……”李文刚说道,烙画制作工序十分繁杂,他却越研究越觉得有趣,最喜欢它古朴的感觉,山水画、花鸟画尤其适合这种技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移景在烙画中便有了树林绕村落,山峦横卧城外的惬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一副空旷山涧,明月升起,栖鸟飞出的景象,仿佛鸣叫声传于耳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则展现了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的气势磅礴…… 如今,将近古稀,李文刚除了烙画怡情,更希望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目前,他在教同村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们,年纪最小的仅有7岁。 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发扬烙画技艺,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东辛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了“烙画创意特色工作室”,李文刚是文艺技术指导师,引导广大青年发扬传承传统文化,将火木相交融、铁笔绘丹青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来源:德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