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越来越多“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上,这些“新农人”展现出奋斗者的风采。3月25日起,海报新闻开启《高素质农民风采》系列报道专题,记录德州市庆云县广大“新农人”通过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扎根农村,凭借种养新手段、营销新思路,为乡村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希望。00:59海报新闻记者张晓琳通讯员赵玉玲吴思远德州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管正当时。当前,德州市庆云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3月19日,东辛店镇石高村村民石青阵一大早便来到田里。伴随着呲呲的喷雾声,石青阵背着打药机往返于麦田间。所经之处,雾化农药均匀地喷洒在返青的麦苗上。“分蘖多,抽穗多,收成就高,今年小麦长得不赖!”石青阵蹲在麦田里,拔出一棵麦苗轻捻分蘖,“墒情好,苗情好,现在麦苗一天一个样,得根据长势安排打药、施肥、浇水。”与海报新闻记者一见面,不善言行的石青阵显得有些拘谨,说起小麦管理他便打开了话匣子,眉飞色舞地念起自己的“种田经”。自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以来,石青阵的脑海中就有了规模经营的念头。瞅着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时机,他又在村里流转了土地,搞起了规模化种植。理念要先进,管理也要科学。“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得靠科技,必须一地一策。”石青阵特别注重整地质量,在小麦播种前先耕两遍地,同时把传统的密集条播改为宽幅精播,既有利于根系发展,又能够做到地块不板结、提高小麦抗寒性。在管理阶段,他抓好肥水调控和一喷三防,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决定浇水追肥次数。经过石青阵的精细管理与科学种植,土壤有机质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年小麦、玉米两季亩产量已达到余公斤,高产地块可达公斤,成功斩获德州市“粮王”荣誉称号,获奖金5万元。“粮王”能种出高产的粮食,靠的是一身过硬的技术。据不完全统计,自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以来,石青阵已外出学习农业技术、惠农政策几十次。年,石青阵又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性培训粮油专题培训班;年12月,石青阵被评定为“农民助理农艺师”,这位“土专家”也戴上了高素质农民的“职称帽”。“粮王”学来的真本事,也让周边农民受益匪浅。村里的乡亲们看到石青阵的丰收成果,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亲们遇到啥问题都来问我,我也愿意跟他们一起研究解决。现在大家的产量都提上来了。”对于乡亲们请教的种植问题,石青阵毫不吝啬地帮大家解决。“当前气温回升,病虫害将陆续进入高发季节。今年小麦生产和气候条件特殊,茎基腐病、纹枯病、麦蜘蛛等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庆云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王成顺也来到石高村,为村民点对点、面对面地指导做好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治,降低中后期重发流行风险。眼下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控关键期,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通过看苗、看根,判断小麦生长情况,开始了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前的忙碌。“目前全县麦田土壤墒情、小麦苗情长势和夺取丰收基础总体较好。但依据往年经验,从现在开始到成熟收获的一段时间内,小麦生长还要经历倒春寒、病虫害、倒伏早衰、干热风、烂场雨等多个关口。”王成顺介绍,当前要重点指导农户,把预防小麦病虫草害和倒春寒放在首位。“咱农业农村局经常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专家也三天两头地来田间地头指导,大家对小麦的科学管理、粮食丰收更有底了。”石青阵说,乡亲们对今年夏粮丰收充满信心。谈到今后的计划,石青阵信心满满:“新的一年,我要继续科学种植,每次培训我都要去!争取再得个‘粮王’,带动父老乡亲种粮的积极性,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fc/150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