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2-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

肇庆之星爆料合作加

“修行不出家,居士可成佛”,这是六祖慧能(卢惠能)的主张,被记录进了他的“六祖坛经”。六祖在肇庆会宁地区(四会、广宁、怀集、鼎湖一带)隐修十五年,终成正果,出《坛经》一书,将禅宗佛学理论系统化,成就了禅宗,即汉传佛教,他本人亦被奉为汉传佛教第一人,被尊崇为东方佛祖、中国佛教始祖。六祖在肇庆的隐修传道,带出了众多的居士弟子,居士文化从此在肇庆盛行,多年来出现了一大批居士佛(即居士中因禅修而得正果的人),如阮公佛、梁公佛、文贞女等,罗隐便是居士佛中的一位。当然,成为居士佛的罗隐是明朝人,与又丑又狂的唐末大诗人罗隐生在不同的年代,可是性格及才气倒是很相像的。

  离鼎湖坑口约两公里的西江岸边,有一个地方叫罗隐渡,罗隐渡上有个“是岸亭”(这名字太有禅意了),是岸亭后有个“憩庵”,也叫“罗隐寺”,它是庆云寺原来的“下院”(肇庆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浑身是宝,目前被文物局把持,尚未还给庆云寺),专门负责迎送从水路到鼎湖礼佛进香的善男信女。现在公路、铁路交通发达方便了,罗隐渡和憩庵也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忘了。

  在鼎湖山一带传说中的罗隐是个“济公式”的人物。相传罗隐乃金刚罗汉下凡,原身金骨。小时候家里很穷,读书时受富家子弟欺侮,尤其是一姓万的富家子弟,放学时常迫罗隐背其过河。一次,母亲在烧灶做饭,看见儿子又是一身湿淋淋的回来,问其缘由,罗隐讲出经过,其母发怒说:“将来我的儿子当了大官,杀你万家人。”灶君错将“万家人”当成“一万家人”,试想将来怎么得了。当晚就禀奏玉帝,玉帝令天神替罗隐换骨,将金骨换成猪骨、狗骨等贱骨头。换骨如脱胎,罗隐痛得乱滚乱叫,其母听儿子大叫,叫罗隐忍住,一会儿就没事了,不要张口叫。罗隐孝顺,不想扰母再不张口,换骨换到口时无法再换,于是留下金口,讲过即灵。

  由罗隐金口引出的故事很多,这里仅选一二。

  (1)无蚊湾与罗隐

  罗隐小时候有一晚和其母亲停船在西江河边钓虾。初夏的江边,水草丰茂,景色宜人,无奈草蚊也一群群出来觅食,罗隐母子成了蚊子的进攻对象。水中虾儿衔饵,捞虾不停手;空中蚊子嗡嗡,罗隐无从兼顾,只得任蚊饱餐,蚊子咬处疼痛难忍,罗隐不禁对其母说:“妈,要是这里没蚊子就好了。”

  说也奇怪,罗隐说后,蚊子慢慢稀少,后来竟一只也没有了。当晚母子乘着习习凉风,钓了满满一箩虾。第二晚,母子又划船到那个地方钓虾。如是者,由于罗隐经常在那个地方钓虾,竟使此地蚊虫绝迹。后来人们在此修了码头,盖了房子,成为鼎湖山迎送香客的“下院”。至今,当地居民仍知道罗隐停船钓虾的地点。据说,晚上在此停船真的是没有蚊子骚扰的。

  (2)白云寺藏不了三个和尚

  鼎湖山云溪景区(老鼎)的“鼎湖古寺”,俗称白云寺,始创于唐仪凤年间,当时该寺附近有“三十六招提”(招提即寺庵),香火很旺。但是,明末以后,由于庆云寺的兴起,白云寺慢慢的衰落下去,到解放初只剩下雪峰一个大师。

  白云寺的衰落传说与罗隐有关。有一次,罗隐避难到鼎湖山,躲在老龙潭附近的石床上居住,白云寺每餐开饭之前必撞钟,然后吃饭。每次白云寺的钟一响,罗隐就从石床上钻出来,走到白云寺刚好开饭。罗隐是个不修边幅的人,衣着又烂又脏,还有股难闻的气味,而且吃饭之后把碗筷一扔就走,什么事也不做。开始一段时间僧众还能忍耐,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这个脏家伙太讨厌,就合伙想办法“炮制”他。有个大师出了个馊主意,把先打钟后吃饭改为先吃饭后打钟,使罗隐无法吃上饭。罗隐躲在石床上,依旧是听到钟响才去吃饭,但等他走到白云寺时已经盆空碗空。一天如此,以后天天如此,罗隐摸着咕咕叫的肚子,长叹一声:“先打钟,后吃饭,白云和尚千千万;先吃饭,后打钟,白云和尚走西东。”

  其中一个和尚知道罗隐是金口,见罗隐这样说,想到大家都要各走西东,竟伤心的哭着对罗隐说:“罗隐,你改说别的行吗?这里还有点剩饭。”罗隐说:“饿死不吃猫儿饭,冷死不取佛前灯。”“我们重新煮饭,煮几样好菜给你吃行吗?”“你们煮好了再说。”罗隐吃了专门为他做的好饭菜,又说了一句:“白云飞过庆云来。”

  以后,白云寺和尚就渐渐迁到庆云寺,庆云寺比白云寺的香火旺得多了。

来自:中华居士林

推广专拦---招商

爆料合作加

粤养越靓养生健康知识

这些肇庆人都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s/53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