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八极拳,吴钟传;枪中王,庆云县;庄科村,树教范。”

上面这句话出自著名武术家马凤图先生所作的《八极拳三字经》,意思很明了,开篇介绍了八极拳的渊源。换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八极拳这个拳种最早是由庆云县庄科村的吴钟传下来的”。

虽然人们对八极拳的来历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但是吴钟为八极拳开宗祖师是人们公认的。确如《八极拳三字经》所言,吴钟是今天山东省庆云县后庄科村人,村里现在还有吴姓后人,也有族谱、祖坟为证,年11月,作为八极拳创始人的吴钟陵园在后庄科村建成,陵园起名为“仰钟园”,由著名武术家、学者马明达先生题写牌匾;年10月八极拳弟子余人为吴钟立碑。

“仰钟园”正门

年清明节期间,我趁假期回乡,特意去了一趟仰钟园,当时整个园子还是杂草丛生、一片破败景象,看后心生感慨,写了《纪念后的忘却--仰钟园访记》。

年“仰钟园”景象

修缮一新的仰钟园

年再度回庆云,发现了一些可喜的事情,先是听家里上小学的孩子们说,他们正在学习八极拳,而且是全县很多学校都在教学生练习八极拳。然后是,8月中旬开展了海峡两岸(德州·庆云)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除了邀请台湾八极拳传人,全国各地约有人参加,场面不可谓不盛大。此外,庆云还成立了“吴钟八极拳培训基地”,作为技艺传承的主要阵地。

庆云县的“吴钟八极拳培训基地”

以上一系列举措都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庆云猛然觉醒,发现原来自己家也是有矿的。既然有矿,那还等什么,开挖!

其实不难看出,庆云县政府突然热火朝天地挖掘八极拳资源意图很明显,直接目的是打造“吴钟故里,八极圣地”的地方名片,最终目的无非是想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子。

这当然是好事,一方政府愿意积极谋划,挖掘地方资源,推动经济发展,致力于让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百姓之福。同时,对于八极拳来说,祖师爷生于斯、葬于斯,多年来无人问津、自生自灭,现在有了政府行政力量的扶持,既服务了当地经济大局,有使自身得以发展,可谓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不过,虽是好事一桩,但此事要想做成却绝非搞一两次大型活动就能实现的。从目前来看,“吴钟故里”要想真正树起“八极圣地”的大旗至少面临着以下三点困难:

第一、良机已失。庆云在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是“吴钟故里”有点太过后知后觉了,这张牌要是在七八十年代就打出来,立起来会容易很多。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期间,孟村的吴式八极、东北的霍式八极、西北的马氏通备八极借着时代的大潮顺势而为积极进行推广,甚至连台湾八极都早已名声在外,通过各地八极拳传人的努力,八极拳的流派及风格特点已经基本为武术界所熟知并接受,庆云要想在这个时候再异军突起,从籍籍无名到占有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人才匮乏。“吴钟故里”反应迟钝到几十年后才想起八极拳,甚至曾经90年代县城一度出现十余家武术学校同时经营盛况,当时也没人想起自己是八极拳的发源地,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吴钟虽是葬于庆云,但他的技艺并没有在庆云得以很好的传承下来,后庄科村的吴氏后人们恐怕早就不练拳了。正因为技艺传承的断代,使得当地八极拳习练者凤毛麟角,也没有出现在当代武林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名望的八极拳家。没有这样的人物,庆云八极的牌子恐怕永远都无法打响。

当下的庆云最缺的不是教小学生练八极拳的武术教师,而是真正能够扛旗大旗被武术界公认的传承人,这种人不需要多,一两个就足够。但,也恰恰是最难的,一方面这种人可遇不可求,行政力量基本没有作用,政府总不能指定谁必须练成武术名家;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心人自己去努力,要主动投师访友,要主动走出去与人交流,用实力闯荡自己的名号,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这在当下这种经济社会,靠武术又基本不能发财的情况下,要出这样的人才更加难上加难。

第三、正宗之争。我们都知道中国武术对“正宗”、“真传”这类称号特别在意,传人们之间为了争谁是正根吵的不可开交的不是个案。就像太极拳,陈家沟和武当山到底谁是真正的发源地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好在陈家沟时至今日还有人在练拳,而且之后衍生出各式太极拳的传承关系非常清晰。

庆云跟陈家沟相比,还是略显底气不足。因为虽然说各派八极都认吴钟为祖师爷,但是吴钟原传的八极并没有在庆云保留下来,这基本意味着“原传正宗”这个牌子庆云的八极拳习练者基本是举不起来的。

据了解,当初在为吴钟立碑修园时就曾发生过一些争执,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某些人怕被抢了“原传正宗”的帽子。

可以想见,庆云八极拳如果沿着常规武术拳种推广传播的路子发展,迟早要和“正宗之争”这个问题碰面。而且,将来名声越大,争议也就越大。

虽然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并不是说八极拳这个名片庆云不该去争取,作为一个谋求经济腾飞的小县城,太需要把这张牌打好了。现在的问题是该怎么做,我认为起码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舍小我,顾大我。这里的“小我”是指风格独特的庆云八极流派,“大我”是指打造“八极圣地”。

庆云已经错过了流派崛起的最佳时机,又缺少影响力的代表传承人,这个时候谋求树立自己的流派去让人认可难度很大,而且极有可能陷入“正宗之争”的口水仗中空耗体力。

因此,不如把格局放大,舍弃小我,规避纷争,专心打造“吴钟故里,八极圣地”的品牌形象。“吴钟故里”这是客观事实,自然不用多费心思去经营,关键是如何让所有八极拳习练者对庆云有“八极圣地”的心理认同。这方面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是一个值得学习的范例,庆云若能像麦加对伊斯兰信徒一样具备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八极圣地”的名号就算是真正打响了,届时,庆云有没有自己八极拳也就不重要了。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当地政府和当地八极拳习练者都要有大胸怀,不把自己局限于一门一派,既然这里是起点,八极拳是由这里传出去的

,当下的庆云不如再反其道而行之,让散落各地的八极拳再回到庆云落叶归根。这需要同时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一方面庆云的八极拳习练者走出去主动找各式八极拳传人学习,同时还需要请各式八极拳传承人来庆云传拳授艺。

除了让各式八极拳能够在这里和谐共存,庆云还可以与各式八极拳传承人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如建立八极拳博物馆,除了展示与八极拳相关的物品,还可以展示各流派八极拳的传承关系、风格特点及演变轨迹等,让参观者在这里能够全方位认识当代八极拳。

此外,还要注意“仰钟园”的修缮维护,起码要保证整齐、严肃,能够让人可以安心地拜祭祖师爷。像过去那样杂草丛生、杂乱不堪的状况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将之同“圣地”二字联系在一起。

第二、耐住寂寞,静心培养。一是要静心培养“吴钟故里,八极圣地”的品牌;二是要培养承接各地八极拳回传的传承人。一个品牌的创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才的培养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要培养出有影响力的传人更是可遇不可求。要让“八极圣地”的名号深入人心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不懈努力。

所以,要做这件事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每年定期搞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等赛事活动,提高比赛的规格和含金量,让八极拳界最有实力的选手争相来这里参加比赛证明自己。这同样需要时间用心经营赛事品牌,积攒赛事影响力。

其实,这样的“慢热”工程首先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耐心和诚心,因为这基本属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项目,很难短时间内出政绩,这就要求主政一方的官员要有真心为地方谋幸福的赤诚公心,要有能够耐得住寂寞,悉心培养的韧劲,还要有不计个人得失,愿意让继任者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胸襟。

当然,除了官方行政力量的推动,民间真正热爱八极拳的习练者们可以顺势而为,一方面博学广记、潜心修炼,提高技艺水平,同时借政府之力,为当地八极拳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其中必定会有人能够在成就八极拳、成就地方品牌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结束语

我是庆云人,我习武是在庆云开蒙,但也的确是走出来后才知道自己生在大名鼎鼎的八极拳故乡。再之后,也学了点八极拳,对那片土地就更添了一份崇敬之情。

作为一个武术人,一个八极拳习练者,对于家乡终于开始意识到,庆云除了有文人李之仪,还有武人吴钟,我当然是打心底高兴。但高兴之余也有一丝担忧,担忧庆云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毫无意义的“真传正宗”纷争之中;担忧庆云八极打响“吴钟故里,八极圣地”品牌所依赖的行政推动力会变化无常。

但愿我的担忧都是杞人忧天,也祝愿“吴钟故里”庆云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八极圣地”。这样我再向人介绍家乡时除了“德州扒鸡”还可以自豪的说,“我来自‘八极圣地’——庆云!”

推荐阅读

??

纪念后的忘却--仰钟园访记

长按并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s/38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