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庆云街头村头地头门头炕头,可曾留意过咱们县城里一些有趣又奇葩的村名儿?? 小伙伴们可否晓得庆云镇有个“程太监村”,附近竟然还有个“和尚家”! 我说小伙伴,庆云到底有多少村名儿牵涉到传宗接代的大事情!! 赶紧往下扒扒看~~~我们是一个佛教圣地雹泉庙:因该地带常有雹灾,故在村西修一座雹泉庙,庙宇整齐壮观,周围方圆约30余米。供奉雹泉爷,两侧有风、闪、雷、雨等神像。并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庙会。远近赶会烧香的人很多,因而“雹泉庙”逐渐代替李双全。年,此庙被扒。 和尚家:明末有阳信县迁来高姓定居,村名“高辛庄”;有一户人家孩子生病,曾许愿若孩子病愈,就让孩子皈依佛门,孩子病好,却又舍不得。为了还愿,就花钱买了一个穷苦孩子作为替身出家,后来孩子成年,便带了两个徒弟来这里认家,从此相传为“和尚家”。 范家庵:早年范姓在此定居,因该处有一古庵,故村名叫“范家庵”。 肖家寺:(这个村庄的村民有些~厉害!!!!)相传唐代所建,该寺原名无稽可考,而从明代肖姓迁来此处定居,得此寺名,据说寺院宠大,僧侣众多。在明代,寺内僧侣与全林寺,铁梁寺的僧人互相勾结,挖暗道、不务正业,为非作歹,引起民愤,群众将该寺的僧人埋在大道中心,用犁耕耙耙处死,寺院被毁。 大丁庙:明永乐二年,由洪洞县迁来丁、陈二姓定居。因村前修一观音庙,丁姓又是表兄,故村名称“大丁庙”。 志门刘:这个村庄看似与佛无缘,实则留下了一个猴子的师傅,不信你看~因有一寡居的刘门老太太领着三个儿子守志不嫁,故村民称赞“志门刘”,因此就改变了村名。相传,该村的梢子刘洪是水贼,就是他杀害了玄奘法师的父亲陈光蕊,霸占了陈光蕊的妻子,殷满堂生下孩子就用木盆放入河中漂流,漂流到了海岛金山寺,被方丈救起,取名海流。 杨和尚寺:位于庆云县城东南18公里。明永乐二年,由洪洞县迁来张乾、张巽两户,在寺院前按本人名字方位定居。因寺内主持僧姓杨,故村名“杨和尚寺”。各种哭笑不得的庆云奇葩村名程太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由庆云城西程家迁来程姓定居,村名小程家。隆庆年间,程朝显之三子当了太监,该村逐渐称“程太监”。张桃符:张姓由河间县卧佛堂迁来,到庆云城西北建村,因该处桃树繁多,村名张桃木。后迁居于此的户数越来越多,村名张家。在每逢过年,张氏用桃板写春联(古为辟邪用的桃符)出售,故称“张桃符”。李泮池:由洪洞县迁来李姓定居,因此处土地瘠簿,受的累大吃得苦多,故村名称“李苦瓜家”。后有的人嫌村名不好,倡议改村名,因村前有湾,形似鱼池,故改村名为“李泮池”。 毕凌霄:(这是一个浪漫的村名,但故事却太实在!)明永乐二年,由外地迁来毕、肖二姓定居,两姓相处近邻,取村名“毕邻肖”,后谐音为“毕凌霄”。李博士:由洪洞县迁来李姓定居,后李姓在朝内有一博士者,故起村名“李博士”。王知县:由洪洞县迁来王仁贤在此立村,就叫“王仁贤”,后谐音成为了“王知县”。养马王:由洪洞县迁来王氏兄弟仨,都是一身好武术。后因行二行三当了响马,故村名称“响马王”,后谐音叫成“香末王”。在民国时期,因该村的土匪绑架了官府人员的近亲,官府将土匪剿拿后,该村改为“养马王”。 刘南纯:明代,有北候村的刘姓者在此处放牧,久之建房为村,因村前有一高大土台,形如唇,而得村名“刘南唇”,后谐音为今名。歪柳树:(我读书少你别耍我)明代,由张芙蓉家搬来张姓定居,因此处有关帝庙堂,西边有大杨树两棵,得村名“双杨堂”。相传:清代村中有个响马张三,盗了皇帝的金鞍玉器,皇帝下旨要灭掉该村。当官兵到此,百姓都说:这个村是歪柳树(因村前有一粗大歪柳树),从此双杨堂就改为“歪柳树”,即现在的东歪柳树、西歪柳村。张拔贡:由洪洞县迁来张姓定居,因该处芦草很多,村名小芦家。因南面有马家村,有人说,马吃芦草,对村名不利。遂改村名“张把棍家”,寓“以棍驱马”之意,后谐音叫成“张拔贡”。 灶户李:由洪洞县迁来李姓定居,因此处之地被皇家的嫔妃占为私有(私房地),成为灶地,故村名称“灶户李”。王挂甲:因村东头有关帝庙、土地庙,得村名“双庙王”。朝内奸臣刘瑾想当皇帝,暗地与村前的全林寺主持空孟勾结图谋造反。正德皇帝亲率兵马佯称赴泰山降香,将该寺僧人剿拿,战斗结束在休息时,正德皇帝将铠甲脱下挂在双庙王村之树上,后双庙王逐渐叫成“王挂甲”。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韩信出征作战,经过庆云这里需要休息,就把自己铠甲脱下挂在这个村庄的老枣树上,因此得名“王挂甲”。二十里铺:由即墨县迁来董姓在此地居住。因做“火烧”卖,得村名“火烧铺”。该村距旧庆云县城、无棣县城都是二十里,被设为邮铺,因此便叫成“二十里铺”。 刘化风:(对不起我想到了梅超风--)燕王扫北剩李姓一户。明初由万顷刘村迁来刘姓,因该村居于万顷刘之北,相对叫后刘家,后改为刘和风。后该村绝户多,有人误认为对村谐音刘喝风有关,年村长改村名“刘化风”。张货郎:位于庆云县城西偏北5公里,隶属东辛店乡。燕王扫北剩有耿、董等姓。有一天,本村人在地里干活,发现了一只狼,便大声招呼人,附近的人闻讯赶来,大家一起就把狼给打死了。从此,称该村名为“招呼狼”,后谐音就叫成了“张货郎”。守义:原名吕受益庄,位于庆云县城东北16公里,隶属严务乡。该村原有吕姓定居,村名吕受益庄,姓吕者有一按摩好手艺,吕姓后绝,就去掉了吕字,慢慢的变成了“守义”。 东左耳:明永乐二年,由洪洞县迁来李、王、袁三姓,在大禹治理的鬲津河东岸定居。与西岸一村隔河相对,形似河之两耳,取村名“东左耳庄”(取偏、斜之意)。(西左耳庄今属盐山县王可忠乡)。王醉酒:明永乐二年由洪洞县迁来姑表兄弟10个,其中有一个叫王小的晚来一步,九个人已把地都划分完,因此王小未分到一寸耕地。有一天,姑表兄弟十人在一起喝酒,王小佯做喝醉,拿起劈斧与这九个人拼命要地,这九人马上答应了,挤出九顷耕地划给了他,王小所居这个村就因此得名“王醉酒”。 小伙伴们们有好的故事,记得留言分享给我们哦!~编辑:张国凤 审核:刘志远 您可能还想看《庆云将拆除9种违建!快看你家有没有!》 《26日、27日,庆云县这些地方要停水!》 《德州有奖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最高奖励元!》 《庆云人快看:空气净化器竟有四分之一不合格!》 赞赏 长按节假日白癜风医院不放假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