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原近日楼北端,有两条小街与正义路东西交汇,朝东的叫庆云街,朝西的叫景星街。说起街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老昆明很有点儿像老北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冰心在《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中一开头就说:“喜欢北平的人,总说昆明像北平,的确地,昆明是像北平。……近日楼一带就很像前门……。”近日楼在哪里?就在今天的南屏街西头、正义路南端,那一幅铜版刻制的“清末昆明街道图”附近。和老北京城一样,老昆明也有一条中轴线,但远不如北京城的中轴线那么精确。老昆明的中轴线就是正义路。前门和近日楼都坐落在各自的中轴线上。前门的北边,有两条相向的、东西走向胡同,东边的一条叫东交民巷,西边的一条叫西交民巷。 近日楼的北边,也有两条相向的、东西走向小街,东边的一条叫庆云街,西边的一条叫景星街。这两条街道名字“庆云”和“景星”,对仗工稳,意境高雅,超凡脱俗。他们与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之间的渊源关系,我父亲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他曾向我说过这一经历。年夏末初秋,他从清华大学外语系即将毕业,在等待回家的那几天,他住在城里,和几位老同学一起,逛逛东安市场、中原书店和附近的一些名胜古迹。北京的名胜古迹那是太多了,不可能都去。 有一天,父亲去逛天安门广场。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哪有现在的雄伟壮丽。广场上一片黄土地,冷冷清清,还有走江湖卖膏药的。金水桥外的人行道很宽,栽了好几排行道树,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城市有那么宽的人行道。远处有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几座著名的牌楼,近处还有可与巴黎的凯旋门媲美的东三座门、西三座门,无不显示出一种静穆古朴的美。在西单商场的南边,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王府,里边有一株高大的槐树,号称北京的槐树王,相传曹雪芹与敦诚、敦敏兄弟曾在树下品茗聊天。 他在东交民巷的西口,看见立着一座牌楼,是钢筋混凝土造的,整体为金漆彩绘。西交民巷的东口也有同样的一座。梁思成先生曾经提到过这两座牌楼,指出它们并不是原物,是后来重建的,没有多大的文物价值。但在门外汉的眼中,却另有一番风采,觉得相当漂亮。他抬头看见,牌楼正中写着“庆云”两个大字。 这时,父亲的心马上就回到昆明,猜想这必定是“庆云街”街名的出处。如果西交民巷东口的牌楼上写着“景星”二字,那就可以确认了。他立刻跑过去一看,在西交民巷东口那座牌楼的正当中,“景星”二字赫然在目。这样,他就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庆云”和“景星”的出处,了解到庆云街、景星街与东交民巷、西交民巷之间的渊源关系,从而加深了老昆明像老北京的印象。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高兴不已。 如今,景星街作为昆明旧城保护区“昆明老街”的南沿,无疑是可以保存下来了。庆云街也依然存在,只不过它的东头似乎已逐步融入新建的高楼大厦之中。(李大勋) 记者查证 景星庆云街名源自重九起义 这篇文章充满了对老昆明的爱恋以及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近日楼、庆云街这样的名字,应该仅仅是个地名,其中深意已难以理解。 对于文中的观点,昆明市政协文史委顾问、昆明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马颖生指出了两个差错:一是北京确实曾有牌楼匾额上书“景星”和“庆云”,但不是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而是东单和西单;二是昆明的景星街和庆云街名称的由来,其实和北京的这两块牌楼匾额并无关联。 从明代开始,西单和东单就分别建了两座木式牌楼,牌楼匾额上书“瞻云”两字,与东单牌楼的“就日”相对,意为东边看日出,西边望彩云。年,袁世凯当政时,将匾额上“就日”和“瞻云”改为“景星”和“庆云”。年,因道路扩建需要,西单牌楼被拆除,但是作为地名,“西单”一直沿用至今。 昆明的景星街和庆云街又是因何得名的呢?马颖生介绍,这要追溯到云南重九起义,在此之前,景星街名叫“粮道街”,庆云街则叫“登仕街”。年阴历九月初九,蔡锷唐继尧等人发动重九起义,攻占总督府(现昆明胜利堂),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期间,相传连续几天天空出现彩云和景星,象征喜庆吉祥,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景星街和庆云街。而作为古时形容吉相的词汇,“景星”与“庆云”被广泛使用在全国各地的牌匾和地名上,也是很正常的。(张阳) 来源:都市时报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哪里好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