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村庄概况

西仓村,位于庆云县与阳信县交界处,为庆云县最南部的村庄,距县城10.5公里,南接阳信县周商村,西邻大勾村,北邻南堂村,东邻中仓村。现有户,人,共张、王、马、刘、郑、丁、毕、信8个姓氏,以张、王两姓人数居多,皆为汉族。耕地亩,人均1.95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省道线穿越该村。

村庄流变

古代为义仓所在地。义仓制度创立于隋代,沿续至清末,即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也称社仓。粮食的来源是劝捐或募捐,一般是丰年存,歉年用,或富家捐,贫家用,是一种类似于现在保险的应急制度。

因此处为义仓所在地,故多称为仓上。明永乐二年,李讯、孙刚、马健结义三兄弟奉诏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李讯居于仓东,孙刚、马健居于仓西,后各成村落,遂称居于东者为东仓,居于西者为西仓。

村庄往事

抗战时期,村里的王培遵是八路军通讯站的站长,负责联系 东郎坞、姚千、马家、郑家、铁营等西线一带,给八路军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军事情报,帮助八路军打了很多胜仗,敌人也因此对他恨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抓捕他。一次,由于汉奸告密,王培遵在去李含贲村执行任务时被敌人抓住,尽管遭到严刑拷打,王培遵誓死不屈,后被无计可施的日本鬼子吊在荒野,放狼狗活活咬死。而后王培遵的媳妇被抓,遭刑讯逼供,最后被折磨致死,村民冒死将其尸体抢回,入土掩埋。

社会文化

上世纪50年代成立村小学,年合并撤销,现该村学龄儿童在中仓中心小学就读。该村共培养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50名。张勇于年考入河北邮电大学,成为本村第一位大学生。

民国时期,该村曾是东路梆子的聚集地,村里有专门教授东路梆子的老师,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学唱。村民王占成是跟随老艺人专门学过东路梆子的人之一,主攻武场,最拿手的是打鼓。他一辈子都喜欢吹拉弹唱,因此村里只要跟文艺沾边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村里锣鼓队的一套家伙事存在他家,另外他自己还花钱买了一套伴奏锣鼓镲。15年前,村里每年正月十三进城唱大戏,算是本村一个绝活,深受欢迎,现面临着后继乏人,无人可授的现状。过去,村有高跷队、舞狮队和锣鼓队。现锣鼓队仍存,逢年过节进城参加乡艺巡演。

革命烈士

张庆田(-),河北黄骅战斗中牺牲;

王鹏尊(-),盐山庆云战斗中牺牲。

村庄人物

王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无棣县第一任县长,现已去世。

王木兰(-):王北平之女,受父亲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擅长使用双枪作战,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附近村庄颇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妇联社会部副部长,省农业厅合作局副局长,山师大党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人事处长,临沂地委统战部长等职;年离休于省艺术馆,任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年,与丈夫刘华南合著《后春吟草》。

村庄故事

最早在西仓安家落户的是张姓的老祖宗,挑最好的地方盖房置地,村里有个湾,他也独占。后来陆续搬来王姓、马姓、刘姓人家,大家饮牲口、浇地都得用水,但是张姓这个老祖奶奶,为人傲慢,不同意别人用这个湾里的水,并拿出一张文书,说是她家的私有财产,以至后来不得不上衙门打官司。对于打官司,王姓人也不示弱,就伪造了一张文书,还把这张文书放到烟囱里熏了熏,显得更有年头、更可信。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县太爷也犯了难。要知道,以前这一湾水可是农村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离了它,一年四季很多事就干不成。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县太爷想出了一个办法,结案陈词只有这样一句话:什么张家的王家的,这是张王合湾,马刘作证(郑)。从那以后,这个水湾也就成了大家伙公用的了,全村人和和睦睦,再没有因为这一湾水起过争执。随着时代变迁,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这湾水的作用也就逐渐弱化了,现在村民又把它重新利用起来,种上了莲藕,一到夏天,满塘碧绿的荷叶也是格外让人心旷神怡。

来源:县政协《乡村记忆》

您可能还想看

《(超清)庆云再登央视获赞!网友:请把北京七环修到大庆云!》

《庆云县非遗项目:吴钟八极拳走进实验小学》

《山东宝庄门窗高薪招聘市场总监、设计、文案、策划!》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lp/13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