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你可知,我们脚下的泰兴大地是什么时候从大江之中横空出世的吗?你可知,万里长江为什么单单在泰兴瞬间断流,而且是两次吗?你可知,泰兴人来自何方?你可知,有多少靖江人、扬中人曾经也是泰兴人,泰兴地盘最大时居然是现在的三倍?泰兴的地

三千年前,长江河口在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为海湾,泰兴尚未成陆,烟波浩渺的海面上奔腾着汹涌澎湃的广陵潮。到了两汉时期,由于长江上游土地开发,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泥沙沉积,泰兴东部、北部地区渐成陆地,并相继出现了济川、柴墟、东阳等繁华小镇,特别是位于江、淮、海三水交汇之处的济川镇,更成为“贾舶商帆多由此入”的水陆码头,魏文帝曹丕在此写下了气语雄壮、气势如虹的名篇《济川赋》。

济川赋曹丕

临济川之层淮,览洪波之容裔。

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

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

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

鳞介霍驿,载止载行。

俯唼菁藻,仰餐若芳。

永号长吟,延首相望。

美玉昭晰以耀辉,明珠灼灼而流光。

于是游览既厌,日亦西倾。

朱旗电曜,击鼓雷鸣。

长驱风厉,悠尔北征。

思魏都以偃息,讬华屋而遨游。

酌玄清于金罍,腾羽觞以献酬。

绍兴元年,泰兴县城柴墟毁于金兵之手,知县段傅审时度势,决意离开这个战乱之地,选择成陆较晚的延令村为新的县治,一直延续至今。

泰兴西江南侧有一南北狭长的岛屿——江心洲,从江心洲的形成与成长,我们能看到泰兴古时陆地的成因与演变。泰兴本是江中岛屿,逐渐南北扩展,最后与北部陆地相连。过去的永安洲、马驮沙(靖江)、海门、启东,都是如此。今天的江心洲就是昨日的泰兴岛。江心洲是泰兴成陆演变的缩影,泰兴原先是江海交汇的小岛,慢慢长大北扩,后与北边陆地相连,说泰兴是北边陆地向南延伸缺少依据。

泰兴的江

泰兴这片神奇的土地,万里长江自西东流入海,走至泰兴时,却南折而下,依依不舍,留下了一段美妙的曲线。离开泰兴时,又转向东流,奔入大海......

这里面一定有着神奇的因缘,有着神秘的东西吸引长江,使长江改道南下,令人遐想。

泰兴大地,因江而生;泰兴,江城也。泰兴自古称江城,称长江为西江。因泰兴江段呈南北走向,泰兴虽在江北,但绝大部分滨江地带在江之东岸,即长江在泰兴城西面。在江苏长江北岸的滨江城市中唯有泰兴地理位置在长江主干道的东侧,唯有泰兴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江北”。其实,我们的古人对泰兴与长江之间的方位关系的认识就很准确,古代诗词江城八咏“西江暮雨”便能看出。

泰兴西江,它的神秘不仅于此,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以及更多尚未挖掘的独特神秘文化。

至今令人困惑不解的是,长江断流!历史上长江曾发生过两次断流,且都发生于泰兴江段。

第一次,元代至正二年(年)八月,长江水一夜之间枯竭见底。

另一次,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泰兴长江沿岸风沙骤起,天色苍黄,突然之间,大江顿失滔滔,数十只航轮搁浅,江底尽现人们眼前。历经两个多小时后,江水又突然奔涌而下,水声如雷。正在江中的人们闻声飞跑登岸,幸无人被水冲走。

长江是世界三大河流之一,长江流域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充沛。长江源头又是天然水库——终年的高原积雪,况且泰兴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这里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理论上更不可能发生长江断流现象,八月又恰巧是江水泛滥的季节。但,事实上长江发生了两次断流,一次是古代,一次是现代,且都发生在泰兴江段,这是一奇。泰兴西江与百慕大群岛的精确位置同处北纬32度,(而非北纬30度),这又是一奇。神秘的泰兴西江——东方百慕大?

泰兴的人

据《泰兴县志》载:“泰兴居民多从外地迁入。”并进一步指出:“北宋以前,泰兴地旷人稀。”千百年来,泰兴迎来一次次移民高潮。泰兴的历史既是一部原住民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史,也是一部外地移民不断融入泰兴,与原住民同甘共苦走向繁荣的历史。

我们熟知的宋孝子顾昕是吴郡望族顾氏之后,顾昕的祖先何时迁居泰兴的,我们不得而知,但顾昕出生于唐光启四年,即公元年,也就是说,在南唐泰兴建县(公元年)以前,顾氏家族就定居于泰兴,这是国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泰兴地方家族和个人。

从存世的泰兴家谱中也可看到泰兴古代移民的资料。据《延令荣阳堂潘氏族谱》记载,这个家族的迁泰始祖叫潘肇元,字振基,五代时就从静海迁泰兴城北柴墟遵化乡,这是目前可查的家谱记载中最早的迁居泰兴的例子。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造成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动乱,随着宋高宗的南渡,北宋朝廷的大批官吏以及北方士族也通过各种途径南下,全国人口发生了重大的迁徙。这时,北方人口大量向南方流动,其中许多人就在泰兴定居下来,泰兴以后出现的许多望族,如泰兴城内的朱氏资善堂家族、张氏三凤堂家族、黄桥的何氏家族,都是在这次迁移中从北方定居泰兴的。这批人口的流入极大地影响了泰兴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了泰兴地区的人口构成,加速了泰兴地区人口质量和数量的巨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泰兴地区深受理学熏陶,文风颇盛,所以众多理学家的后裔选择了泰兴作为落脚点。

明洪武、永乐年间,泰兴又迎来了一个人口迁移的高潮。据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明初,当年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泰兴许多家族都是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

上述移民的后裔在目前泰兴百姓的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对泰兴民间风俗、方言俚语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泰兴人管睡觉叫“上苏州”,苏州阊门成了许多泰兴民众心目中的祖居圣地。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从浙江、河南等其它地方同期迁居泰兴的移民并不少于苏州。

明代宣德、正统以后,迁泰的势头稍减,但仍络绎不绝,万历以后,因西江边不断形成新的沙洲,耕地面积增加,移民速度又有所加快。

为什么这么多人迁居泰兴呢?是泰兴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吸引了他们。南宋末到清末,泰兴所在长江三角洲雨水较多,这一多雨期不但延续年代久,而且水年多达二百一十三次,几乎占这一时期的三分之一,为有史以来气候最湿润的阶段。这种有利的气候条件,也为泰兴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不少家族正是看中泰兴为“鱼米之乡”,才纷纷落户泰兴。

最后一次移民高潮是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扬州和苏锡常地区来回征战,对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在临近江苏的贫瘠动乱的安徽大地上,由于太平军、捻军和湘淮军的战争更为激烈,数百万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但泰兴在清政府“力保通(州)、泰(州)一带,进而规复苏(州)、常(州)”的政策下却异常平静,基本未受战乱的影响,以至于大批的外乡人都逃到泰兴来避难。

泰兴的大

泰兴于南唐昇元元年(公元年)置县,隶属泰州,县治设济川镇(今口岸镇),公元年县治由济川迁柴墟(今口岸镇西),逐步形成的县域范围:东以界沟与如皋县分界,西以圌山与丹徒县接界,南以长江与江阴县为界,北以庙湾与泰州连界,县域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年),泰兴县改隶扬州。南宋绍兴初年(年),泰兴县治南迁延令(今泰兴城),属泰州,并开始围城墙;绍兴五年(年),泰兴又改属扬州;绍兴十年(年),泰州移治县境,属泰州;绍兴十二年(年),泰兴又改属扬州。

元朝泰兴为上等县,属扬州路总管府。

明朝泰兴属扬州府,洪武初年(年),泰兴县所属马驮沙划属江阴县;成化七年(年),泰兴县划给江阴县的马驮沙置靖江县。

清朝泰兴仍属扬州府,雍正二年(年),通州升为直隶州(今南通),泰兴划归通州。光绪三十三年(年),泰兴西部辖地江心太平洲划入太平厅(今扬中市)。

民国3年(年),泰兴改属苏常道,民国17年(年)废道,直属江苏省政府。

年,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泰州、姜堰南部的大泗区、塘湾区、泰城区、张甸区、蒋西区、姜南区、蒋垛区临时划归泰兴管辖。

年1月24日,泰兴县城解放,4月17日永安洲北沙解放,至此泰兴全境解放。同年5月,泰兴县属苏北行政公署泰州专区。先后东南原属季家市及其附近的短洭、前小庄、季家圩、王鍚洭等村庄划属靖江县;西南江心的学益洲、同乐洲及中心沙划属扬中县;北部大泗庄、霍家堡、佴家庄等划属泰县;西北嘶马镇及麻布桥以西地区划给江都县。

年1月,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合建江苏省政府,泰兴属扬州专区。

年,国务院批准设泰兴市,由江苏省管辖、地级扬州市代管;年8月,泰州地级市成立,泰兴市改为泰州市代管,泰兴划出口岸、刁铺、永安、田河、许庄5个乡镇给高港区。年9月,泰兴的胡庄镇包括汪群划归高港区代管,宣堡镇的赵王、乔扬、明河、钱赵、管营、孔桥、蔡庄等村划归高港区代管,泰兴市第二捕捞公司划归高港区代管。

年1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泰兴市为江苏省直管县。

综上所述,泰兴自南唐置县以来,区域区划的调整变化很大。泰兴置县时地域总面积约平方公里,现为.27平方公里,成了南唐置县时的三分之一,但国民经济发展日益繁荣。

泰兴的景

美哉,泰兴!泰兴那么美,你转遍了吗?

今天是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举办之日,我们将泰兴的旅游景点来个大拼盘,您不妨去看看吧!

襟江书院

襟江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十年(),位于江苏省泰兴中学校园中轴线南端,由大门、重门、厢房、讲堂组成,共35间,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

据清光绪《泰兴县志》记载,泰兴孔庙南原有延令书院,因规制颇隘,岁久渐圮,咸丰九年泰兴县令金以诚为培养名臣纯儒,拟于延令书院原址新建一所学府,邑人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威丰十一年书院落成。因登楼可观江流,故取王勃《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句,冠名曰:襟江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泰兴县令龙璋推崇新学,改襟江书院为泰兴县学堂,第二年又改为泰兴县第一高等小学。龙璋亲任校长,他添置校舍仪器、修建观象台、开设外文课程,延聘外籍教师执教,为培养人才身体力行煞费苦心。

随着岁月流逝,襟江书院木结构严重朽蚀,年,政府筹资重修,面貌焕然一新。重修后的襟江书院深具静谧沉郁、端庄典雅之美。书院两扇黑漆大门古朴厚重,大门门楣上方镶嵌石刻一方,长厘米,宽45厘米,上镌“襟江书院”四个楷书大字。

襟江书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东润故居

朱东润先生年12月4日出生于泰兴县城苏利巷老宅,原名世溱,为督师抗击荷兰侵略者的明代福建巡抚朱一冯之后裔。先生早年留学英伦,长期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从事教育与学术研究工作达70年,著作等身,名重学林,是我国著名的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

朱东润故居系先生与邹莲舫夫妇辛勤劳动撙节所置,于1年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声中落成,位于泰兴老城区,鼓楼南路五亭桥北,东鞠家巷东首,公园路33号,占地平方米,前后两进,西侧厢房,青砖黛瓦,古色古香,两面城河相拥,尽显人文灵气。

故居大门置于东南角,沿墙一排悬铃木,附近有杨柳、榉树,墙角还有合欢、桂花等。走进大门,一个花草茂盛的小天井呈现眼前,天井东墙上镶嵌着圆形浮雕,镂刻有三个人像,寓意“福、寿、禄”,可惜在“文革”中致残。

朱东润先生赤子情真,年将全部24间房产及余册藏书捐献给家乡政府,倡办图书馆,敷扬文教,泽溥乡梓。

年2月10日,朱东润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是年10月,泰兴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朱东润故居”,将先生骨灰迎回安放于内,并刻石纪念。3年5月,朱东润故居被列为泰兴市文物保护单位。4年,泰兴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万元修缮先生故居,征地1.2亩,扩建一进8间呼应原貌的仿古建筑。故居新貌,亭台回廊,荷塘山石,花木扶疏,水光云影,成泰兴靓丽一景。

泰兴县衙

泰兴县衙坐落在县城府前街北侧,建筑疏密有致,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整个县衙主建筑均坐北面南,由东向西建筑群规模宏大,形态壮丽;布局严谨,左右对称。整个县衙由东向西分为左中右三条轴线。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照壁、廨门、三思桥、大门、仪门、戒石亭、大堂、宅门、内堂、内室、二圣祠,以及相应的配房过厅等。县衙大堂位于中轴线中心点上,形成了一个以县衙大堂为中心,以中轴线为纲领的格局,体现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秩序。东侧副线上有照壁、典史署、大堂、二堂,当然,这些建筑比中轴线上同类建筑要小得多。西侧副线上有狱室、签押房、账房等。在最西边,还建有一个观德亭,这是其它县衙所没有的,体现了泰兴人对“德”的重视。县衙建筑为典型的明清风格。龙脊飞甍,榫木斗拱;雕梁画栋,隔棚秀丽;曲径回廊,院院相通。室内室外一律青砖铺地,房上房下瓦青砖青,浑成一色,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

泰兴县衙门前建有一座独立式照壁,也称影壁,是县衙建筑群最南端的一座硬山式建筑,坐南面北,与县衙大门相对应。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在建筑环境上起到了屏蔽的作用,在建筑气氛上起到了庄重、森严、神秘和至高无上的作用。照壁正面采用浮雕工艺,表现一状如麒麟的怪兽,即神话传说中的“豸贪”,豸贪的四周是磬、金锭、书画、号角、如意、宝瓶、元宝、铜钱等“八宝”图案,寓意豸贪最贪的八种宝贝。豸贪力大无比,贪婪成性,尽管它四周都是金银财宝,但仍难满足私欲,妄想吞掉天上的太阳。由于私欲太重,心比天高,结果被摔得粉身碎骨。“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遏则滔天”。千百年来,豸贪的悲剧给人们以明鉴和昭示。旧时官衙大门前均绘有此图,以警示官员们不可贪婪残暴,祸害百姓。

三妃墩

三妃墩位于泰兴县城凤凰天西侧,南大街牌坊口延佑观东侧,香花桥南头,即今农业银行西邻南部。

据县志记载,三妃墩原在城外城河中,“原有三墩,为水荡平二墩”,故清末就仅剩下一墩。一条小河由北而南,三妃墩孤零零地立在小河中间,墩上有一棵枝干挺拔的榆树,榆树上面老鸹特别多,倍添惆怅凄然之感。相传宋室南渡时,有三个妃子卒葬于此。

靖康元年()冬,徽、钦二帝被俘后,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即位,改元建炎。建炎元年()冬十月,传言金人欲犯江浙,赵构下了一道诏书,说是暂时驻淮甸,等捍御稍定,即还京师。就这样,宋高宗携后妃一路南逃,一路被金兵追杀。当他逃到泰兴一座古庙附近,坐骑被金人射死。高宗自叹劫运难逃,进庙祈祷神灵,出门时,忽见庙门口系着一匹白马,于是急忙跨上白马而逃。谁知没过多久,已到江边,只见大江波涛滚滚,无船可渡。眼看金兵就要追上来了,慌忙中无法可想,只好打马跃入江中。说也奇怪,马儿在江中竟然如履平地,一会儿就将康王送到了江对面。康王回头看时,金兵被挡在了江北,正想舒口气,谁知坐骑将他掀翻在地,一溜烟跑了。康王只好徒步向前,不久看到一座古庙,和他在泰兴看到的差不多。庙额上方写着“崔府君庙”四个大字,庙门口一匹白马,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康王一阵高兴,这不正是渡江救驾的白马吗?谁知走近一看,却是一匹泥塑马。这就是泥马渡康王的由来。后来赵构逃到了临安(今杭州)把新朝偏安在那里,派人重修了崔府君庙。

康王偏安临安,他的三个妃子却永远留在了泰兴。每逢春天,三妃墩边的流水中浮现许多桃花,随波流去。人们传说,这是死去的三个妃子在冥冥之中梳洗打扮,这些桃花是她们洗落的胭脂花粉。也有人说,这是三妃哭泣的泪水所致。清代黄桥诗人何龙光在《寒食步延佑观吊妃子墓》诗中写道:“幽灵飞夜水,芳草怨春风。”写的正是此事。

洗钵池

洗钵池位于广福寺后门外,是一处供僧人生活用水的大池塘。

传说广福寺有个叫法响的僧人,每天在寺后池塘为住持等洗钵。他把钵放在一个大篮子里,浸入水中,用一根棍子反复搅拌锤打。坚硬的陶钵到他手里变得像棉布一样柔软,任其锤打成什么模样皆不损坏,他还把钵的里面像翻布袋一样翻来覆去的搓揉浆洗,看得人目瞪口呆,镇中毁僧谤佛者皆被慑服。池塘因此得名“冼钵池”。

唐代时,老虎遍布大江南北,泰兴一带地偏人稀,林深草茂,时有虎患,危害百姓。官府虽令猎户捕杀,皆无功而返,甚至被虎所伤。法响和尚为众生和谐相处,择日设斋供召虎。老虎来到后弓起身伏着不动。法响用掸杖叩击老虎膝骨和虎背,口中说法,制服了老虎。从此,老虎在泰兴就销声匿迹了。法响和尚将虎赶走后,名声大振,被称为“伏虎禅师”,求法者络绎不绝。

洗钵池于上世纪80年代被填平,建房其上。但池北一带仍以洗钵池作为地名使用至今。近年在建设仙鹤湾风光带时,已规划重开洗钵池,还其历史风貌。新铸造的伏虎禅师铜像已安置在隆盛桥西,即原洗钵池东头,供游人瞻仰。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馆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黄桥镇致富北路号,总占地面积亩,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平方米。

黄桥古镇

黄桥古镇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古镇内现有明清古巷道、何氏宗祠、顾孝子墓、福慧禅寺、牛皋洗马池、中将府、丁文江故居、裕泰和茶叶店、韩秋岩故居、黄桥战役纪念馆、红色文化博物馆、中国乐器博物馆、小南湖等10多处景点。古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全国红色旅游景点线路等。

泰兴市国家古银杏公园(AAA级景区)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座落于有“天下银杏第一镇”美誉的宣堡镇。公园占地面积亩,其间村庄错落、银杏成林、果树成片,仅公园核心区就有定植银杏树余株,其中挂果树株。园区有千年古银杏3株,年以上的银杏树株,年以上的银杏树余株,银杏资源极其丰富,已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古银杏枝繁叶茂的巨大树冠和矮干形成了泰兴银杏的独特姿态,片片大树或围于村庄,或分布沟边、路旁,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分布密集区,有关专家称“世界绝无、中国仅有”,并誉之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

庆云禅寺

庆云禅寺原建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至今已有0多年历史。庆云禅寺的名、城隍庙的殿、宝莲庵的塔,造就了一处寺、塔相辉映的独特景观。

寺院采用北宋园林式建筑风格,山门、大雄宝殿、准提殿、千佛阁、转轮藏、角虎堂、研修中心等主体建筑巧妙分布于流水之畔、绿荫丛中,庄严恬静,是集佛法修持、文化传播、文物保护、身心休闲的佛教圣地。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位于泰兴市府前街,以老县衙的重建和恢复为基础,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内设博物馆、名人馆、规划馆等三馆,以表现泰兴的人、物、城为主线,将城市沿革、历史名人、文化遗存、馆藏文物、现代城市风貌、城市发展远景融为一体,充分展示泰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

这些景点还有点意犹未尽?

不忙,这儿还有很多乡村游景点呢!

中华红枫园

位于广陵镇,集垂钓休闲、红枫园、火炬园、珍禽养殖区、儿童乐园、水上休闲于一体。

森萱农庄

位于虹桥镇,安静幽雅,可尝江鲜、观光、采摘、会务培训,目前工程总投入达万元,计划追加投入0万元建设冬钓中心、特种水产品展览馆、高尔夫练球场、农根文化展示馆等,力争将农庄打造成湿地生态园、江鲜美食长廊、休闲健身娱乐园。

小南湖生态园

位于黄桥镇祁巷村,有人工湖、南山、瀑布、“火烧震东市(横巷八大家)遗址”,健身场所、会议室、书画(园艺)展示厅,果蔬采摘、鱼类观赏、花卉欣赏、彩蝶放飞、垂钓休闲台、度假休养所等,以及跑马场、军事体验、拓展基地、土菜馆。

三泰生态休闲农庄

位于济川街道三联村,有生态餐厅、垂钓、蔬菜、水果采摘园、森林氧吧、特色养殖、休闲会所、特种花卉苗木。

桑木农业生态园

位于姚王镇桑木村,适宜休闲观光、娱乐健身,有半夏和丹参药材种植基地,葡萄、水蜜桃采摘,垂钓、盆景区、花卉区等。

桃源九寨

位于泰兴市大庆东路,集特种鱼观赏、垂钓、观赏鱼养殖、水上娱乐、餐饮商务休闲、珍禽养殖、果蔬采摘、蔬菜农田体验于一体。

郭寨

位于宣堡镇郭寨村,有银海杏园、古银杏森林群落、农家乐综合会所、健身园、农家乐风光带、高效林业区、特色养殖区,儿童娱乐场、垂钓、休闲、餐饮、住宿。

生命,本是一趟旅程,每个人都在途中,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路过着沿途的风景。趁着秋色正浓,怎能错过眼前的美景?

编辑:耿渭华

制作:大 友

觉得不错,请点赞↓↓↓

了解更多详情请点这里进入报料交流区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ingyunzx.com/qyxjd/1304.html

------分隔线----------------------------